芦荟种类不少,比如草芦荟、皂质芦荟还有花叶芦荟。这些都是多年生的肉质多浆热带植物,属于百合科。它们的叶子像条带一样,花通常是淡黄色有时候还带点红斑。
这些芦荟在中国的华南、西南和华东的一些地方能直接种地上,其他地方就得在温室里种了。它们喜欢排水好的沙质土。
草芦荟原来是非洲那边热啊、干啊的地方长的,那边基本上就是高温少雨的天气。这种芦荟喜欢暖和、耐得住热、怕冷、爱阳光、耐旱但是不喜欢阴暗和积水。温度低于10到12度它们就不怎么长了,再冷到0到5度虽然不一定会冻坏,但是长时间这样会让它们生病、叶片软掉甚至根部烂掉,整株植物可能就死了。温度再低过零下,芦荟的细胞就会结冰,损伤很严重,植物就蔫了死了。
草芦荟最合适的温度是25到35度,这时候它们进行光合作用最好。芦荟很能抗高温,就像中国云南元江那高温干燥的河谷地区,温度能达到42度,但芦荟还是长得很好。
它们真的很喜欢阳光,阳光足够的时候植株壮实、叶子肥厚颜色深绿;阳光不够的话植株就长得细细弱弱、叶子薄、颜色浅。不过啊,阳光太强太多了也会让芦荟半休眠或者停止生长,特别是小苗时期叶子可能会变紫或者干皱。所以啊,种芦荟的时候适当遮遮阴,对它们成长很有帮助。不同颜色的光对它们成长也有不同影响,红光橙光帮助合成养分,蓝光帮助造蛋白质,短波光、蓝紫光和紫外线抑制茎的生长,紫外光还能帮助造维生素。
草芦荟特别能忍干旱,你把它拔起来放阴凉处半年不给水,再种回去正常给水它还能重新长根发芽。但是呢,适当的水分对它们正常长大还是很关键的。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水分不一样,小苗时期因为叶子少蒸发少所以不太需要水,但是根系嫩小分布浅,对水的变化很敏感,所以土壤保持湿润很重要。成株期就需要更多水分了,因为根系分布广吸水能力强。不过啊,无论是小苗还是成株,土壤里水太多甚至积水都对它们非常不好,会让根系受伤甚至整株植物死掉。
所以说啊,在潮湿季节或者排水不好的地里,芦荟很容易叶子萎缩、根部烂掉甚至死掉。对芦荟来说,水太多比干旱带来的问题大多了,这跟它们最初是在干旱地方长的有很大关系。
皂草芦荟的叶子汁液像肥皂水一样滑,叶子薄,上面花纹斑点很多。虽然它没被当成药材用,但是外用治风湿挺好,新鲜的叶汁还能护肤。
它的特征是茎大概30厘米高,叶子比木芦荟大。它能耐比较冷的环境,地下有发达的葡匐茎可以用来繁殖新植株。
皂质芦荟有好多变种,比如广叶皂质芦荟主要是用来观赏的,叶子上有白色条纹,纹理清晰,叶子比较宽,观赏价值挺高的。
标签:芦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