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季得了黑斑病,得剪掉坏叶子,喷杀菌剂。
月季的黑斑病,也叫褐斑病,是全球的月季问题。症状包括叶子、嫩枝和花梗都会受影响。开始时,叶上的斑点是紫褐色到褐色的小点,然后会变成直径1.5~13毫米的圆斑,黑色或深褐色,边缘像毛一样,但有的品种边缘可能很光滑。这些斑点周围常有黄色的圈。用放大镜看,可以见到黑色的小粒体。斑点经常会连在一起,周围的叶子会变黄,让斑点看起来像绿色边缘的小岛。病叶容易掉,但也有不掉的品种。嫩枝和花梗上会出现紫色到黑色的条状斑点,稍微凹陷。如果病害严重,植株下面的叶子都掉了,只剩顶部几片新叶。
病因是一种叫Actinonemarose的真菌。这种真菌在病枝、病叶或落叶中过冬,春天形成孢子传播。孢子也可以通过风雨传播,所以多雨、多雾的时候更容易发病。实验显示,叶上有水,孢子六小时内就能侵入。适合的温度是20~25℃,PH值7~8,潜伏期大约10~11天,老叶可能要13天。病菌可以反复侵染,整个生长季节都可能发病。通常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更严重,夏天高温干旱时病害发展慢。植株弱时容易得病。不同品种抗病能力不同,但没有完全免疫的。
防治方法有:
1. 经常清扫落叶,摘掉病叶,减少病原体。冬天重度修剪病重的植株,清除越冬的病原体。
2. 盆栽别放太密,最好不要直接放地上,避免积水使土壤过湿。改进浇水方法,从盆边浇入,避免喷洒。不要晚上浇水,以免叶片湿润时间过长,有利于病菌侵入。
3. 用药防治。夏季新叶展开时就应开始喷药,大约7~10天一次。可以用多菌灵、百菌清、代森锌等药剂。冬天修剪后也可以喷石硫合剂来铲除病菌。
标签:月季